寻乌苏区瑞大公路始末
时间:2021-07-20 文章来源: 作者:
1929年春,从井冈山下山的红四军来到寻乌,在红四军的帮助下,建立了红军第21纵队,尔后开辟了以阳天嶂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,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。1930年4月底红四军在赣南分兵再次来到寻乌,5月2日,攻克县城。在古柏的协助下,毛泽东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,并写了著名的《寻乌调查》,之后又写了《调查工作》即《反对本本主义》两篇光辉著作,首次提出了“没有调查,没有发言权”的著名论断和“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”“共产党人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”的重要思想。
1933年9月,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50万兵力,开始对中央苏区红军发动第五次“围剿”,为使围剿军队尽快打到瑞金去,由国民党军,令其部下发动7500余民工,由广东“展通公司”测量施工,并用了2月时间,修通了大峰凹至吉谭的公路,全长17.4公里,这是寻乌县第一条公路。
据《会昌县交通志资料汇编》记载,1936年,寻乌县府发起修通吉潭至筠门岭公路,长25.29公里,1937从大峰凹,经吉谭可通至瑞金,境内长42.9公里,被称为瑞(瑞金)大(大峰凹)公路。
瑞大公路,起于瑞金,经会昌、筠门岭、寻乌吉潭至大峰凹,全长161公里,为粤盐(广东的盐)赣米(江西的米)交互运输的主要通道,抗战后,为本省、区钨、锡外运及汕头、香港进口物资的主要路线,是本省、区后方交通的一条重要路线,也是第七战区的军运补给线,因运输繁忙,路线桥涵均年年加固。
1934年,由粤军指导民工修建筠门岭至大峰凹段,中国工农红军为反“围剿”的需要,于1935年修通了瑞金至会昌筠门岭段,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,抗战烽火烧进了赣南大地,公路处组织了军事工珵队,成立瑞(金)会(昌)大峰凹工程总段,随军抢修加固路桥,通过半年时间,于1939年12月,瑞大公路全长161公里进行整修,全线铺筑了砂石为基料的路面。
新中国成立以后,瑞大公路被列为徐州至广东汕头的206国道,江西境内白泥塘至牛埃石,经过赣州石城、瑞金、会昌、寻乌,成为当时江西的第二条南北交通干线。(凌林泉 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寻乌分中心)
下一篇:避免工作“内卷化”